A-A+

疫情下,过度焦虑和恐惧带来的负面影响

2020年02月03日 心理保健 疫情下,过度焦虑和恐惧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关闭评论 阅读 857 次浏览 次
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“健心学堂”,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

(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/王红蕾转载、编辑,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,请扫一扫“健心学堂”的二维码,免费关注健心学堂, 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

新春伊始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由武汉,席卷全国,并波及世界。一个新的名词“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”进入公众的视野,对它的解释是“SARS”的同类! 一时间唤醒了17年前那场令国人恐惧的SARS灾难,高传染性、高致死率和致残率,许多医护人员被传染而导致股骨头坏死等终身残疾。伴随着本次疫情的发展,疾病人群的扩散,发病人数短时间内的暴增,武汉等地的封城措施,人们的焦虑和恐慌越发严重,许多过激行为,比如哄抢医疗资源、过度就医、过度封闭等越发凸显。

焦虑、恐惧等情绪是人的本能,属于正常的情绪体验。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,这些情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,也具有保护性的作用,可以动员人内在的应激系统,比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,让大脑处于一种激活状态,从而做出保护性的行为,逃离、防御或者战斗。
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有些人的焦虑和恐惧反应显得不合时宜,这里有两个极端的表现:一个是缺乏焦虑和恐惧,一个是过度焦虑和恐惧。前者毫无畏惧心理,觉得病毒或者肺炎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,不做任何保护措施,心存侥幸,自然就会大大增加被感染的风险。这里着重强调一下后者的过度焦虑和恐惧对人的影响

1.过度焦虑和恐惧属于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:可以用“草木皆兵”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状态。比如总感觉街上遇到的人就是病毒携带者,即使自己全副武装的防护着,也要远远的保持距离,不敢走近,不敢说话,甚至不敢呼吸。进而影响到他们本该需要的正常社交、工作或者活动。

2.敏感于自己的各种躯体不适,达到疑病状态。身体稍有不适,比如通常的感冒、发烧、头疼、体乏、腹泻,甚至一过性腰酸腿疼等,都会被放大到如同罹患了新冠肺炎一样,惶恐不安。必须立即就医,一头扎进拥挤的发热门诊。尽管经过详细的躯体和病毒学检查,排除了该病的可能,他们内心的安静持续不了多久,就又会反复焦虑起来。或者始终无法安静下来,要么怀疑检查结果,要么担心在就医过程中又被传染了。

3.具有强迫特征的人疫情下也会更加惶恐,他们反复洗手,反复消毒,可总感觉还是不能清洗干净,只要不能确保把病毒100%的杀灭,心理就不踏实。要么不出门,要么戴上双层的口罩、穿上防护服、眼罩,按照外科医生的防毒要求来武装自己,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出门。有时自己感觉都累,觉得没有必要,却又无法控制,最后就干脆躲起来不出门了,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推得一干二净。家人回家后,一定要让家人把外衣全部脱掉仍在门外,甚至丢到垃圾桶了,否则总感觉把病毒带进了家里面。家人为此也很痛苦。
4.过度焦虑和恐惧的人在就医的过程中也会容易出现冲动行为。他们会非常容易的感觉到医生护士不重视他们,甚至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,他们的检查治疗或住院等需求不能及时满足时,内心的恐惧会成倍的增加,此时他们无法驾驭其焦虑恐惧体验,会本能的做出一些叫嚷、撕扯、打砸等过激行为。

5.处于隔离或者确诊的状态下,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对人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。大脑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,过多的关注疾病不良的预后,会食欲下降,失眠,能量过度耗竭,人的免疫系统自然会被干扰,反而更容易生病或不利于疾病康复。

总之,传染病疫情下,出现焦虑、恐惧反应是常见的现象,适当的反应是正常的,多数人的反应是适当的。然而由于信息获取片面、自身性格等原因,少部分人出现过度焦虑和恐惧反应,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、工作或者学业。哪怕时间闲下来,也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,满脑子都是疾病和疾病相关的焦虑,此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了。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调整,可以预约心理咨询与辅导,在疾病防护的同时,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,才是全面的防护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官网)

 
标签: